奶奶做网红:当银发、皱纹与时尚碰撞
主打潮流、奶奶酷炫,做网皱纹甚至大片即视感的红当“时尚奶奶团”在短视频平台一炮而红。 (采访对象供图/图)
在成为网红的时尚道路上,年龄不再是碰撞界限。
年均65岁引领国潮的奶奶“时尚奶奶团”、62岁的做网皱纹“白发模女”、73岁“爱时尚的红当天蝎奶奶”、77岁的时尚西装绅士“北海爷爷”……短视频正在成为展示,甚至引领中国“奶奶”“爷爷”全新形象的碰撞绝佳舞台。
他们不仅“触网”,奶奶更大玩“潮流”——形体教学、做网皱纹直播带货、红当拍摄商业大片,时尚开启人生“第二春”,碰撞被年轻人赞为“理想的退休生活”。
“中老年‘网红’崛起,完全是被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其背后逻辑是银发经济市场的迅速扩张。”老年产业服务平台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覆盖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行业都将为了老年人的需求“重新再造一次”,每个细分领域都可能蕴含千亿甚至万亿级别市场。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国内不少MCN机构(专业培养和扶持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者机构),已着手布局孵化中老年网红。
国内首例中老年时尚网红IP“时尚奶奶团”的缔造者——北京令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大令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正坚定地ALL IN(全情投入)在银发经济这条赛道——把过往的其他达人都解约了,专注打造目前签约的20位奶奶。
人们刻板印象中退休带娃的广场舞大妈、遛弯的大爷,为什么不能拥有优雅、事业和时尚?
银发网红来了
2019年6月,何大令偶然策划了一场特别的“走秀”:4位银发红唇的奶奶,身穿蜡染旗袍,耳坠飘逸流苏,身姿绰约地走在北京三里屯街头,视频发布后一天的播放量就超过了4000万次,获得超过200万点赞量。
流量如潮水般涌来,带着惊人的力量。依托几位从老年模特队中甄选的“团员”,主打潮流、酷炫,甚至大片即视感的“时尚奶奶团”在短视频平台一炮而红,有不少奶奶在看到视频后,也私信留言想要加入。
“慢慢地,时尚奶奶团就不再是某几个奶奶组成的团体了,而是逐渐生长为一个品牌或者平台。”何大令透露,除二十余位与公司签约的达人外,目前时尚奶奶团实行会员制,缴纳年费即可加入社群并参与时尚大秀、集训营、主题沙龙等活动,目前累计有两千余位奶奶加入。
时尚奶奶团的会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会员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80岁,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高净值用户较多,包括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法治)
-
“这是对一名政治对手的迫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8月3日首次出庭,应诉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一案。这已是他半年内第三次受到刑事指控,他对70多项罪名均予以否认。特朗普正积极筹备参选2024年美国 ...[详细]
-
海峡网3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以后,厦门人能用上卫星电话了。昨日,记者从厦门电信获悉,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以下简称“厦门电信”)正式启动我国首颗通信卫星—& ...[详细]
-
海峡网3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敏江 文/图)正在爬坡,突然脚下被硬物绊到,身体一个趔趄,差点栽倒。昨日,海沧市民吴先生致电导报记者反映此事。前晚8点多,吴先生到海沧大道徒步,走上海沧实验中学门口的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佘峥)厦大昨日公布本科自主招生方案,今年门槛提高,自主招生名额和降分幅度大大缩水,此外,体测优秀,还可以加3分。自主招生报名从3月27日至4月10日23:00,登录特殊类型招生报 ...[详细]
-
“线上预约不到,线下让等消息”,业内人士:太多人提前还房贷,银行并不欢迎
视觉中国/图)“提前还贷的情况明显比之前多了,我们行现在是提交申请后一个月扣款,已经算是行业内较快的银行了。”一家股份行广州分行的负责人表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了解,目前在广州地区的银行,贷 ...[详细]
-
资料图:招聘会吸引了不少人才来应聘。(海西晨报记者陈理杰摄)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吴雪莹)37家厦门企事业单位将“组团”赴京招聘优秀人才了!3月31日—4月1日,市 ...[详细]
-
根据工作安排,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定于4月1日下午办理2018年第二批保障性租赁房单列选房工作。申请人可于3月27日上班时间到厦门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领取《选房手册》及《选房通知书》,现房看房时间为3月3 ...[详细]
-
-在我市59家试点医疗机构可以买到中选药品。海峡网讯 (厦门晚报记者 匡惟 吴笛) 昨日,胡女士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取到了刚开的药。处方中的恩替卡韦原先需要175元左右,如今只需不到9元。这也是我市在全 ...[详细]
-
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着重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更 ...[详细]
-
黄劲超图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曾昊然)生完宝宝“坐月子”,是中国古往今来的传统。许多人“坐月子”喜欢宅着,甚至躺着不动。但医生提醒,这种行为其实隐患很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