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原标题: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
有一位走失者是厦门“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用人面孔
成果可喜
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柯笛)走失6年多的脸识流浪陈女士,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在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中,别系身材瘦小的统寻团聚她,紧紧揽着妈妈的亲名肩膀,翻看手机里的女昨老照片。
昨日,家人救助站中的厦门四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用人帮助下,和家人团聚。脸识流浪此外,别系最近还有五名男性流浪人员也成功找到家人。统寻团聚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亲名今后还会陆续有喜讯传来,女昨更多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都有望回家了。这多亏了我市救助管理站与警方携手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现场
六年苦寻 亲人终团聚
怔怔地彼此看着对方,记忆打开泪匣子,血脉亲情让他们彼此靠近。她慢慢搂紧了母亲的肩膀,六年来第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母女二人依偎着,一同翻看手机里六年前的老照片。
她姓陈,她的弟弟说,他们是翔安人,姐姐小时候智力正常,但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有时会自说自话,后来需要吃药控制,“六年前姐姐出嫁后,在婆家走失,只知道是一天晚上离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六年来他们始终未放弃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前天,他们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欣喜若狂,立即赶到救助站。说话间,心绪起伏的陈先生忍不住落泪。
陈女士一家刚刚团聚,与她同村、同姓、同年走失,目前同在救助站内的另一名女性流浪人员,也迎来了自己的亲人。由于丈夫腿脚不便,大伯与侄儿前来接她回家,虽然六年不见,大伯一进门,这位陈女士就紧紧拉住他的手笑了。侄儿说,婶婶智力有些低下,六年前与小叔在翔安坐公交时,误以为到站就提前下车了。小叔发现后回头寻找,就已经不见人影了。六年来,家人也曾多方查找并刊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如今才在救助站重逢。
两名女子的家属都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说着感谢。
幕后
案头千份资料
正在逐一排查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以前他们寻找流浪人员的家属,主要靠口音判断、寻找他们身上的字条、查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流浪人员往往很难直接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只能通过报警、登报寻亲、在民政部寻亲网录入人员信息、请警方提取DNA等方式进行查找。近期开始与警方合作,推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流浪人员进行比对。
具体的流程是: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接下来再由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比对、筛查。救助站工作人员说:“除了明显的差异,比如性别、年龄差距明显的,其他相似的结果,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联系,询问其家中有没有人走失。如果有,就发照片让家人辨认。”
人脸识别并非减轻工作量,事实上是寻找线索、圈定范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十分烦琐,需要比对的资料堆满了工作人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
目前单是女性流浪人员,就有一千多份通过人脸识别传来的材料正在排查中,加上男性流浪人员的材料,那就更多了。不过,辛苦是有回报的,这种寻人方式正式投用两三个月,目前已有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员有望尽快回家。
流程
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
救助工作人员比对、筛查,找人
(责任编辑:军事)
-
海峡网10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家里飞来了只猫头鹰,小女孩非常喜欢想留下它,但在父母的劝导下,她选择帮它回归大自然。昨日上午,这一幕出现在思明区盐溪路。黄女士住在镇海路旁的盐溪路,前日晚 ...[详细]
-
女子强行闯闸机被拦下。(视频截图)海峡网讯 (文/图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思公政) 醉酒女子强行闯码头闸机,不仅用手机砸站务人员,还对民警大打出手……昨日,该女子因 ...[详细]
-
海峡网4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到医院看病,忘了带上医保卡和现金怎么办?在厦门,这个问题如今只要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成功破解。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只需凭借一部申领了电子 ...[详细]
-
昨日上午,地铁1号线乌石浦站内举行闽南读册歌快闪活动。(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摄)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郭睿、通讯员王雅)“五月节,划龙舟。大人孩子哗哗滚。”昨日上午11时整,地铁 ...[详细]
-
黄劲超 图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刘宇瀚)今年你的工资和同行相比,是高了还是低了呢?昨日,厦门市人社局发布2018年厦门市部分工种(职位)工资指导价,涵盖了国民经济各行业通用性、流动性较强的419个工 ...[详细]
-
▲2楼右侧一台阶,破损的洞中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文园路1-3号的这栋楼,40年前是厦门的豪宅▲居民用大理石补了一些破损的楼梯板▲用来补破洞的洗衣板还挂在上面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记者朱黄文/图) ...[详细]
-
海沧中学成为福建首个棕榈体育—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青训合作学校。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见习记者邓丽萍)厦门也有接轨英国职业球队的足球青训营啦!近日,棕榈体育—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青训合作学 ...[详细]
-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雷妤、通讯员左林、实习生黄丽琼)“嘀……”清脆的语音声后,手机显示扣费一元。昨日下午,厦门公交移动支付应用暨掌上综合服务平台& ...[详细]
-
黄劲超 图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钟宝坤)昨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30×30创业领袖》,旨在寻找中国30岁以下创业领袖。记者获悉,厦门共有8位青年才俊入围榜单,入围人数在全国所有 ...[详细]
-
男子微信上借款事后不认账 被债主起诉却称“不是我的账号” ?
海峡网讯 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思法/文陶小莫/漫画)男子通过微信借款近600万元,事后却不认账,债主起诉讨债,欠债男子还狡辩说“那不是我的微信账号”。微信聊天记录,能当法庭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