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原标题: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血糖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匡惟漫画/小牛)喝酒伤身,这是波动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应酬、大竟交际难免要喝几杯。睡前生喝多少酒为适量?喝红怎样喝酒才会减少对身体伤害?营养科医生对几种喝酒情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为:不喝酒、少喝酒、酒专家红酒养喝很多、靠谱无技巧喝很多、血糖狂饮。波动
喝酒能养生?大竟
酒类热量仅次于脂肪
“三高”老年人要慎喝
“每天喝一杯红酒,能够保护心血管,睡前生还有助睡眠。喝红”不少市民都听过这样的酒专家红酒养说法。65岁的靠谱张先生也深信这一说法。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血糖他对健康饮食十分重视,之前血糖控制很好。可是最近三个月来,血糖波动很大,张先生到医院的营养科门诊求助。医生在和张先生聊天中得知,他最近迷恋上了“红酒养生”,听说喝红酒对身体好对心脏好,每天晚上睡前喝二两红酒。
医生告诉他,红酒是其中的“罪魁”。听完医生的解释,张先生才意识自以为养生的举动是错的,赶紧停止了睡前喝红酒的行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陈红洁说,酒类提供的热量仅次于脂肪,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晚上喝二两红酒打破了之前的能量平衡,自然就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有三高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老年人,喝酒更要谨慎小心。
“各国的膳食指南里面都没有每天应该喝红酒的建议。”陈红洁说,即使红酒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好处的多酚类成分,健康界也并未提倡人人喝红酒,也没有红酒能够延长寿命的证据。只能说,对于有喝酒习惯的人来说,用少量红酒替代高度酒是健康的选择。
喝多少适宜?
男生每天的饮酒量
不宜超过3瓶啤酒
陈红洁告诉记者,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书中明确建议了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最大酒精量,男性每日酒精量应为25克,女性为15克。
这么说,可能很多市民还是毫无概念,酒精量如何量化为酒量?其实有一个公式: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的度数(%) × 0.8。
根据公式,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不同酒类的最大摄入量。一般而言男性最多可以摄入750毫升啤酒,或者250毫升葡萄酒,或者75毫升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50毫升高度酒。而女性的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每天最多摄入450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50毫升的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30毫升的高度酒。
喝酒有技巧?
放慢饮酒速度
吃点食物再喝
但有些场面必须要喝酒,怎么办?陈红洁说,讲技巧地喝酒,对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一定帮助。
一是放慢饮酒速度,越慢越好。如果饮酒的速度超过肝脏的分解代谢速度,大量的酒精就会作用于心脏以及大脑,加重对身体的危害;其次是先吃食物再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先吃食物可以稀释并延缓酒精的吸收;边饮酒边喝水,加速排尿,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同时加快酒精排泄体外的时间;喝好酒杜绝劣质酒,不易宿醉。劣质酒含有甲醇、杂醇或其他不安全的物质,对身体有害。
【提醒】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
适度喝酒也有风险
陈红洁提醒,即使每天饮酒量不超过推荐的摄入最大量,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她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于2017年10月发布关于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其中一类致癌物清单的前五项就有两项是和酒精有关系的。”
“不管酒是有什么功效,我们认同的原则是,千万不要打着健康养生的口号去学喝酒,尤其是没有饮酒习惯的人。”陈红洁说。
(责任编辑:热点)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林露虹 实习生 刘冰莹)记者昨日获悉,第三届海峡两岸老龄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将于今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A3馆举办,届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今年的茶叶贵了!”日前,市民曹先生去买新茶,一听中等品质的茶叶都要800元每市斤,差一点的也得400元每市斤,不禁连连咋舌。 今年春茶上市情况如何?价格是否真的有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记者从5月5日召开的全市渔业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在全市立即开展一次渔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确保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当前正处于海上渔业生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全市创城工作动员会以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领导、营造氛围、认真落实、强化督导,准时高效地完成了创城材料提报、现场准备等工作,包联路段和社区整改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 ...[详细]
-
海峡网8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未来七天都比较凉快,这是由于偏南气流加强,天空云系增多,不会有大太阳暴晒一白天的情况,最高气温只在31℃附近。未来七天多阵雨雷阵雨,今明两天,受粤闽南部沿海低压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5月4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和引水灌溉工程都要全部开闸放水,为抗旱浇麦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据了解,进入3月份以来,全市降雨持续偏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5月10日,记者从市建管局获悉:我市建筑企业走出日照,走向市外、省外乃至国外市场,外出施工取得了较快发展。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建筑业外出施工便完成产值36亿元,输出劳务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5月12日,《鲁苏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稽查工作合作备忘录》在我市签订。这标志着山东和江苏两省质监系统携手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签署备忘录的主要是鲁苏交界 ...[详细]
-
诈骗嫌疑人被警方抓获,中间为冒充“三灵道长”的吴某鹏。海峡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程午鹏 见习记者 朱道衡 实习生 田雨 通讯员 思公政)男子自称“三灵道长&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5月10日,记者从市建管局获悉:我市建筑企业走出日照,走向市外、省外乃至国外市场,外出施工取得了较快发展。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建筑业外出施工便完成产值36亿元,输出劳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