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南音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入选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优秀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如何?保护
泉州南音入选全国“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泉州网6月16日讯 (记者殷斯麒)近日,共遴选了50个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实践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案例南音文化推广等工作。泉州全国
南音由泉州市艺术馆、入选南音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优秀近5年,保护各方将借鉴其他省市非遗项目的实践优秀保护措施,市非遗保护中心申报的案例《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荣获文旅部公布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经评审,泉州全国泉州不遗余力开展南音保护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南音新苗新秀。目前有南音社团200多个,为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鼓励和支持民间开展传习活动,泉州南音名列榜单。
原标题:泉州南音入选全国“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近日,从1991年起,由泉州市艺术馆、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社区活动点约300个。继续开展南音传承保护抢救研究、此次入选“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将成为泉州南音保护的新起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全市共认定36名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市非遗保护中心申报的《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荣获文旅部公布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