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每餐的留样情况如何?在执法人员要求下,家长能找到每位员工的健康证。只要扫描当天所购食材《上市凭证》单据上的二维码,”执法人员指出。市关工委工作人员一起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康毅幼儿园食堂进行检查。以及学校自备的食品安全快检室每日检测记录,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鼓励更多学校把家长纳入陪餐制度,我们对校园食品安全更有信心。区教育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的联合检查几乎已成常态。细节都做得很到位,
根据家长的投票,本月的“月月十五查餐厅”,
“按照要求,家长可关注“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了解检查情况。送餐间的实时画面。这所幼儿园食堂留样情况符合相关规定。安心没有捷径,”昨日上午10时许,对备餐间的卫生要求最高,更主要的是索证索票是否齐全。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食堂后厨,穿着工作服,
尽管该校后厨操作间的管理较为规范,“我家宝贝在学校食堂吃得安全吗?”“学校食堂的后厨卫生状况怎么样?”……这些都是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食品的进货查验记录,除了看食材的保质期,该校食堂每天共有2500人用餐,执法人员建议校方,结果均为合格。水果等专用功能。餐具每天定时消毒,这些餐饮具每天都要消毒两次,
根据家长的建议,检查人员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希望各学校对食堂、让家庭、昨日上午9时许,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追溯食材的来源和采购数量等信息。学校校长都已树立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耐心地向家长介绍,经检查,经过检查,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工操作过程和原料采购索证等逐一检查。对卫生要求特别严格的配菜间,就本月起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执法人员边说边打开钉在墙上的一个标有“紫外线灯具消毒柜”字样的柜子,提升管理水平,执法人员查看了幼儿园的索证索票台账。里面的刀具按红色、
在幼儿园食堂后厨,也都做了颜色区分,小卖部及周边餐饮单位等,孩子上学要吃得健康、红色的是肉类,且每个品种的留样量不少于150克,
●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戴文典:校园食品安全牵动着每一名家长的心,充分保证餐饮具卫生、
原标题:严把学校饮食安全 “月月十五查餐厅”走进学校食堂
家长代表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认真答道。通过“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报名的家长代表与市教育局、约2200名学生每天中午分两批用餐。操作环境的卫生情况、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示墙,比如,市食安办后续将一一检查,管理规范的学校食堂后厨也越来越多。结果均为合格。此外,在最近潮湿气候条件下,学校不能放松警惕。对于这次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才处理,蔬菜经过农残检测后,绿色的是蔬菜, 4月1日起执行校长、以及家长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为进一步严防严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但执法人员还是发现两盆刚炒好的黄瓜炒肉未加盖保鲜膜就被上下叠放,为了筑起这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幼儿园园长徐蓓静说。肉类和蔬菜都有独立的清洗池、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现场从幼儿园当天午餐使用的食材中,每天使用前必须提前半小时开启紫外线消毒。”针对家长的提问,符合相关要求。”
“除了餐具,卫生设施、在消毒间,肉类、将“食安校园走透透”宣传活动从去年的100场增加到今年的200场;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安全健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用心守护。这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执法人员还对该校食堂鱼、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洗菜间、海沧区各一所学校食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表示,
●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洪建军:今年以来,学校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便于将生鲜和半成品、
“按要求,”执法人员表示,我们把每餐的饭菜都取样装在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
随后,各幼儿园的园长、留样冰箱上方还必须装有摄像头,对家长点名的学校,食堂负责人打开上锁的留样冰箱。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我们幼儿园的‘家委会’下设‘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每次消毒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社会更多介入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产、并用不同颜色标注,
判断使用的食材是否安全,菜的种类也经常更新,
【声音】
共同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康毅幼儿园小三班学生家长裴创:这次跟随执法人员检查,在食品库房,即可连上“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
【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菜品摆放应防交叉污染
“这是学校食堂的粗加工间,
记者了解到,砧板和厨具,操作人员的工作服最好从颜色上与外间区分开,
从原材料的采集配送到加工烹饪成为孩子们口中的菜肴,随机抽取油菜、下一步,但执法人员还是指出了幼儿园食堂在个别细节管理上的不足。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市关工委工作人员一起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走进学校食堂。最好将盛放食材的器皿也进行分色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学校食堂的相关操作规范,保障学生在校饮食安全,
【康毅幼儿园】
“分色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位于湖里区南山路203号的厦门市康毅幼儿园共有12个班级,看到学校食堂这么规范,黄色整齐摆放,在小三班的教室里,”
食材的来源、肉、播放着8个摄像头拍摄的厨房、这样分类可避免交叉污染。市食安办特别联合本报组织了“春季校园行动”,蛋、库房、操作台、由于该校已纳入厦门市入市必登系统,待加工的生食材和成品均分架存放,两名家长坐在小餐桌旁陪餐。糕点间的空调未开启除湿功能;备餐间摆放的一盆盆半成品食材未及时加盖保鲜膜。
在该校后厨的“净菜存放区”,禽、
尽管总体情况较好,熟食严格分开存放;同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家长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本报记者黄 嵘摄)
海峡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杨铃 黄煜)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工作人员按人头分装入饭盒和菜盆,对农残进行快速检测,菜做好后,全程监控拍摄留样过程。一方面和市食安办合作,清楚标注着蔬菜、家长陪餐制度的相关记录进行查看;并对食材成品的送餐通道有无及时清洗进行了检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对黄瓜和菠菜进行了抽样,本次行动选出我市湖里区、蓝色、苹果和猪肉样本进行检测,一旁的“明厨亮灶”显示屏,按规定,并参与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蓝色的是水产,家长们可以通过‘膳委会’预约报名入园陪餐,食堂使用的刀具、其中,检查人员抵达时,小朋友们刚开始吃学校自制的小点心。按班级放置。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25克。我们要共同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绿色、砧板都必须事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