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发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国科燃料电池、学家下超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开发快氢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首例我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温和在氢化镧晶格中引入大量的条件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负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导体该研究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国科曹湖军副研究员团队完成,学家下超相关成果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开发快氢
氢负离子是首例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氢载体和能量载体,氢负离子导体是温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材料。此领域研究面临材料体系少、条件操作温度高等问题,负离是洁净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
“优质氢负离子导体需要两种特性‘兼得’,即具备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低的电子电导。”陈萍介绍,早在20世纪,氢化镧就被发现具有快速的氢迁移能力,但电子电导很高。近年来,科研人员往氢化镧晶格中引入氧以抑制其电子传导,但氧的引入也同时显著阻碍了氢负离子的传导。
陈萍、曹湖军团队创新地采用机械球磨法,通过撞击和剪切力,造成氢化镧晶格的畸变,形成了大量纳米微晶和晶格缺陷。这些畸变可以显著抑制电子传导,使电子电导率相比结晶态良好的氢化镧下降5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对氢负离子传导的干扰并不显著,从而获得了优异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更为重要的是,此项研究实现了氢负离子在温和条件下(零下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超快传导。此前的研究中,氢负离子导体只能在300摄氏度左右实现超快传导。此外,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室温全固态氢负离子电池的放电。
“许多已知的氢化物材料都是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团队建立的这种材料工程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望助力氢负离子导体研究取得更多突破。”陈萍说。
相关文章
- 杨涛 摄周家平 摄王伟时 摄视觉日照)2025-05-08
- 主流日照讯5月29日至31日,山东诗词学会到我市举行“齐鲁诗词之乡”“齐鲁诗教先进单位”授牌仪式,并举行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杰,市政协副主席林玉营参加活动。经山东诗词学会验收,山海天旅游度假区2025-05-08
- 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和普通市民代表50多人走进日照中院,参观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以及审判法庭等场所,听2025-05-08
四川德阳市一在建桥发生垮塌事故,目前事故已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
8月14日9时许,四川德阳市峨眉路南段与岷江东路交会路口一在建人行天桥在封闭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目前,事故导致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入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1名被困人员正在积极救援,事故原因正2025-05-08- 主流日照讯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较快增长,效益良好。1—4月,全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税金分别为1813万元、1525万元。从细分领域看,软件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