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三年,日照为市民办了哪些实事?
近三年来,创城三年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日照进程中,围绕提升群众的为市获得感、幸福感,民办抓好文明环境、实事文明秩序、创城三年文明风尚三个重点,日照办了一系列实事。为市 拆除违建
强力推进依法拆违,民办铁拳治理“卧龙山”,实事打掉了一批“拦路虎”,创城三年让城市建设秩序重归井然。日照三年来,为市共拆除违法建设220万余平方米,民办私搭乱建5.5万平方米,实事补办规划手续10万余平方米。
老旧小区
大力完善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物业管理,使居民居住环境更加整洁舒心。制定5年整改计划,对全市340多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2015年以来,已整改老旧住宅小区168个,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惠及32277户。
农贸市场
大力推进市场新建、改造和提升,全面清理违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2015年以来,全市共投资3.6亿元新建农贸(便民)市场30个,改造提升市场17个,全面清理违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开展农贸市场文明诚信创建,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市289个社区(村居)101.1万群众受益。
交通秩序
根治“红三轮”、打通“断头路”,综合治理“停车难”“行车难”,市民出行和城市运行更加顺畅。查处各类显性交通违法行为27.3万起,分批次取缔城区三轮车四轮代步车1.1万辆,破解交通秩序“拥堵抢”难题;打通了滨州路、淄博路等25条“断头路”“瓶颈路”;建设6处人行过街天桥、13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场停车泊位2400个,施划道路等停车泊位8万个;新建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公共自行车7500余辆。
城中村改造
实行放权、让利、压责,立足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突出抓好政策完善、房屋拆迁、安置楼建设、贷款融资、货币化安置等五项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201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了100个村居,5.79万处房屋拆迁,建设安置楼632万平方米,日照即将永久告别“城中村”的历史。
公共设施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新建了一大批街头公园、市民休闲运动娱乐场所,让城市建设“有量更有质”。完成破损道路罩面24.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人行道板13.7万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32.4万株,完成12处黑臭水体整治,建设综合管廊31公里,海绵城市10.1平方公里。启动市民公园、海曲公园等4处总计2600余亩公园建设,新建多处街头公园、“口袋公园”、街头绿地,对12条道路、118处重要节点绿化改造提升。
城市管理
构建“大城管”,实施“街长制”,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长效化。沿街单位“门前三包”到责,网格化管理,城市环境更加文明规范。开展市区道路“六清”治理,对市区24条主次干道、支路的牌、箱、杆、线、门、亭进行全面清理,城市道路空间使用更加合理有序。拆除了一批“脏乱差”,城市道路沿途更加畅通、文明、规范。
文明风尚
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餐桌、移风易俗“五大行动”,建立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普及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开展“德耀日照”荐评树大型主题活动,积极倡树文明日照20条,抵制“十大不文明行为”,使“崇德向善”在日照大地蔚然成风。
城区建设
在投入上向老城区倾斜,在管理上下沉执法力量,加快补短板、还欠账,让老城区旧貌变新颜。
乡村文明
坚持城乡一体,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同步改善。街道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村制订村规民约,孝德基金全面推开。
(据日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市民文明手册》2017年5月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98幅书画作品今起展出 展示厦门家规祖训和家风
- 厦门军营村一村民丢失3.5万元血汗钱 警方4个小时帮找回
- 厦门市常住人口达411万比上年增加10万人 岛外人口数量超过岛内
- 厦门市交通部门通报去年12月份 公交运营服务质量考评情况
- 脐带脱垂短时内可致妊娠终止 厦一产妇2分钟内保住了孩子
- 春节期间厦门天气暖和偶有阵雨 最高气温或达25℃
- 太微山庄一女孩炸虾片油锅起火 幸遇他人上门帮扑灭
- 春节假期 厦门位居国内游10大目的地第四位
- 票贩携带205张火车票被当场缴获 总价值10万余元
- 老人动车上发病 厦门北站启动紧急预案送医
- 商标被冒名转让被告未必要赔 关键要看是善意还是恶意
- 福建省首个千亿级软件园在厦诞生
- 13游客被困厦门同安区八怪谷 民警、救援队合力救出
- 厦门到底有多少人?最新数据出炉!岛外人数超过岛内
- 厦门母港推出“过年邮轮” 1750名旅客驶往日本旅游
- 厦门到底有多少人?最新数据出炉!岛外人数超过岛内
- 厦门首次对外发布“厦门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
- 鹰厦线上飞鼠突袭铁路线 厦门供电段即刻启动应急预案
- 春节“不打烊” 厦门警方抓获偷窃电动车嫌疑人
- 高峰期小轿车抛锚 民警帮忙推车被网友拍下获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