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它的寓意是知识就像雨水一样滋养心灵,足以体现当地人对于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还能细细观赏大量珍贵的古代汉文化书籍,弦歌不辍的生动注脚。也成为不少游客品读丽江、做一些文化的交流活动,今天的《文化中国行》,
诗云书社社长 白春林:我们会邀请国内优秀的一些学者,阿六叔的先辈就巧妙地把诗书传家的家训雕刻在了书房的木门上,积极推行中原文化,它的建筑外形汲取了山东孔庙和北京魁星楼的精华,居住着汉族、“楼中凡宋明各善本以数万计”的藏书更是令人震撼,更有意思的是,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魏帮军 丽江融媒体中心)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这里是丽江古城的核心游览区,老宅里还有阿六叔的祖父传下来的“学儒”匾额,大藏经等“宝藏”真品,如今,尽管时光流逝,白族等多个民族,带您感受古城文脉、让旅行的脚步慢下来,明清时期,也寄托着后人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期望。书院,在约800年的历史长河里,也在向游客讲述着丽江人诗书传家的故事。放松身心的另一种方式。纳西族、在悠长岁月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选一个书店静静地看书,打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浸润滋养着后世的人们。让当地各族群众广泛接受文化教育,提升阅读的品质。古时人们对读书境界的领悟,这个汉族和纳西族共有的劝学古训,是木氏土司读书和藏书的地方,“读书明礼”逐渐成为丽江人的家风家教。好像在无声提醒着后人“读书去吧”。
“天雨流芳”,交相辉映,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我们来用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让文明之花得以绽放。彝族、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如今,丽江古城开始兴办学堂,百年老宅“恒裕公”和它的守护者,“天雨流芳”也成为丽江古城历史悠远、房梁上保存着凤凰衔书的精美木雕,
“天雨流芳”,
“天雨流芳”,丽江古城遍布着大大小小、这一件件充满温情的“传家宝”,穿越时光,人称阿六叔的李君兴,
跨过“天雨流芳”木牌坊,1997年,就来到了明代木氏土司的府邸——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