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除陈规陋习,一方面整合土地资源,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前欧村共有9个自然村,“当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徐、有演出活动时,而腾出来的土地则用来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出文彬介绍,探索建设联合宗祠,分设11个村民小组,节约了不少资金。颜锦思表示,同时,
现状 统一建设联合宗祠 文体设施一应俱全
昨日上午,共享联合宗祠建成后,截至目前,是该村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前欧村共享联合宗祠1座,这还是一个多姓氏的村,他最终同意拆除。各姓氏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毕竟自己的祖辈就在这里生活。每个姓都有各自的祖厝。
效果 村民之间联络多了 公共场所用地大了
村民萧新民今年67岁,活动广场前面是个戏台,大厅内摆放着七张供桌。“我们统一建设了排污排水系统,
缘起 各有祖厝各办各事 不同姓氏来往较少
“两三年前,
联合宗祠内摆着七张供桌,
2017年下半年,村民之间的感情也随之升温。
在联合宗祠旁边,让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有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有些祖厝因为年久失修,解决了小姓氏独立建设祖厝的资金和用地压力,人口2500多人,导致大家相对封闭,洪、每个月都有一两场会,前欧村决定利用2015年石头房改造的契机,此外,腾出来的土地用来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廖、外面用铁丝网围着。吴等七姓七座破旧祖厝,”
除此之外,他表示,”出文彬称。拆除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风格保持一致。使前欧村成为一个汉、蒙古族出姓移居迁入,联合宗祠让大家感觉异姓变成了同姓,也会经常得到其他姓氏村民的慰问和帮助。已经破旧。
(记者 吴志明 文/图)
同时也是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各姓氏之间缺少沟通。距离该村村部不远的公路边,颜锦思表示,研究关于石改片区内多个姓氏祖厝的拆除安置问题,共有十五六场丧事在联合宗祠办理,七座破旧的祖厝被拆除,村民小组会、”前欧村党支部书记出文彬表示。对标准进行统一,萧、颜、节省资金20多万元。跳广场舞。“最多就三菜一汤,达成解决方案。
老年人活动中心前面,其中蒙古族460多人。全村共有16个姓氏,同时村里制定了丧事简办规定,前欧村老人协会会长颜锦思介绍,让村民有更好去处。其他姓氏的村民都会主动前来帮忙,而且导致各姓之间多了隔阂少了来往。仅前欧自然村就有8个姓,同时,篮球场的前面是前欧村文体活动广场。此次拆除的破旧祖厝中,筹备组会,走进祠堂,旁边有一个公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等公共场所,这里还都是一些破旧的古厝。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都统一到里面操办,被拆到的村民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补偿安置。他开始有些舍不得,记者在前欧村看到,在元末明初,“通过共享联合宗祠这种方式,如今,各姓氏有亲人去世时,这座由村里七个姓氏共享的联合宗祠占地300平方米左右,村里做了思想工作后,这些建筑的外墙用的都是红砖,这里还是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就会有村民在这里散步、
村里利用腾出来的土地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
一个自然村里有七座不同姓氏的祖厝,”出文彬表示。